<table id="ej5zp"></table>

  • 展會信息港展會大全

    邁向5.5G時代,按下數智化轉型的“快進鍵”
    來源:互聯網   發布日期:2022-07-20 09:59:20   瀏覽:11192次  

    導讀:在7月18日開啟的Win-Win 華為創新周上,華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繼兩年前首次提出5.5G概念之后,正式提出了全面邁向5.5G時代的理念。 同樣是在本次活動中,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總裁楊超斌發布了5.5G網絡能力關鍵特征萬兆體驗、千億連...

    在7月18日開啟的Win-Win 華為創新周上,華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繼兩年前首次提出5.5G概念之后,正式提出了“全面邁向5.5G時代”的理念。

    同樣是在本次活動中,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總裁楊超斌發布了5.5G網絡能力關鍵特征萬兆體驗、千億連接、以及內生智能。

    毫無疑問,5G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的基座,使能千行百業的發展。面向未來持續演進,5.5G必然是國民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以及社會治理數智化轉型的關鍵。

    邁向5.5G時代,按下數智化轉型的“快進鍵”

    汪濤指出:“面向2025,我們看到未來多樣化、極致化的需求,以及其蘊含的巨大市場潛力和機會。因此我們倡議,與運營商、行業伙伴一起,共同探討全面邁向5.5G時代,持續產業創新,攜手探索發展。”

    巧合的是,其后一天國新辦舉行的2022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發布會上,工信部發言人也介紹了今年上半年5G融合應用在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行業領域發揮賦能效應。

    顯然,包括政府、產業、客戶等在內的各方,都在期待5G的進一步嬗變。從這個角度而言,5.5G來得正是時候。

    5G的落地上,我國雖然不是最早,不過在規模上絕對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存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已建成的5G基站超過了161.5萬個,總量占到全球的60%以上。

    雄厚的基礎,為5G的業務應用插上了熾天之翼,更為我國數字經濟的充分發展提供了優裕的先決條件。國家“十四五”發展目標明確提出,到2025年,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到10%。

    在這樣的整體環境與大背景下,5G技術的持續進步與優化,就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剛需。

    我們知道,各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正在邁入深水區,AI、機器人等技術也開始全面進入到企業的生產流程……不斷噴涌而出的應用需求,對ICT基礎設施也提出了鮮明的要求。

    汪濤指出,全面邁向5.5G時代,六大特征能力將為數字生活、數字發展創造新價值。

    邁向5.5G時代,按下數智化轉型的“快進鍵”

    第一,用戶體驗達到10Gbps。通過引入更為高階的下一代技術,幫助5.5G、F5.5G實現10Gbps的無處不在,為人類“天涯若比鄰”和“身臨其境”的需求提供保障。

    第二,業務邊界超越聯接。5.5G時代,從5G時代的聯接延展到感知,帶來超越傳統的新場景和新應用,這也會使得更多此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業務場景成為現實。

    第三,多樣性計算,使能多樣性應用。5.5G時代計算架構需要重新定義,推動多樣性計算架構發展,結合芯片工程、全對等互聯模式的突破,實現10倍有效算力提升。

    第四,以數據為中心,突破存儲架構。未來存儲立足以數據為中心的軟硬件架構,結合多樣化數據應用加速引擎,實現10倍存儲性能提升。

    第五,全棧AI原生,ADN達到L4高度自治。

    第六,綠色發展,系統創新提升能效。

    汪濤表示,“全面邁向5.5G時代,需要全行業攜手前行、通力合作,促標準成熟、助產業繁榮。”

    本次活動中,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總裁楊超斌發表了題為“邁向5.5G持續創新,開啟5G產業新征程”的主題演講。

    邁向5.5G時代,按下數智化轉型的“快進鍵”

    他表示,無論是toC領域亦或是toB方面,它們對網絡聯接的需求都在快速增加,要求下行速率達到10Gbps的同時,上行速率也要達到1Gbps。

    數字社會,網絡是關鍵。如果說5G開啟數智社會,那么5.5G就是深化數智轉型。在5G加持、5.5G增強的數智社會里,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傳輸交互成為現實,千億聯接的能力使得千行百業的智能化成為可能。

    長期以來,華為和產業伙伴一起在超大帶寬、上行頻譜重構、ELAA-MM、綠色空口、內生智能等方向持續探索,致力于為客戶提供無處不在的萬兆體驗和千億聯接能力,持續深化數智社會轉型。

    楊超斌指出,超大帶寬+ELAA-MM是實現10Gbps的關鍵。隨著高頻段使用中面臨的覆蓋挑戰,ELAA-MM(超大規模天線陣列M-MIMO)成為必選,讓用戶享受無處不在的10Gbps成為可能。

    據悉,當前使用ELAA技術的MetaAAU(3.5GHz/2.6GHz)已經在30+城市規模商用,實現了與C-Band的共覆蓋,而毫米波也借助ELAA解決穿透損耗大的挑戰,在實現10Gbps峰值體驗的同時,在5公里的距離仍可實現Gbps以上的體驗。

    與通常的應用不同,行業數字化對上行速率的需求遠大于下行。對于超大上行需求來說,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存量FDD頻譜,另一方面可以定義SUL全上行頻譜,通過上下行解耦技術實現多頻融合,提供Gbps上行速率。

    目前,上下行解耦已經廣泛商用部署于煤礦、鋼鐵等多個場景,滿足百路高清回傳、全景遠控、遠程實時質檢等1Gbps上行速率需求,而諸如此類的行業應用場景,仍在不斷涌現出來。

    《“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明確指出,建設泛在智能的網絡連接設施,實現網絡、應用、終端向下一代的平滑演進升級。顯然,高速、可靠和穩定的網絡連接已成為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石。

    楊超斌相信,在未來十年里,以5G為核心的三類技術,即RedCap、NB-IoT、無源物聯將支撐超過千億的聯接。

    對于以上三類技術,華為早就開始了預研和驗證,證實它們完全具備商用能力。以RedCap為例,相比eMBB終端模組,它具備低功耗、低成本等特性,更易形成規模應用。

    邁向5.5G時代,按下數智化轉型的“快進鍵”

    正如前文所言,無線網絡的能力正在從聯接擴展到感知,通過提供通信感知一體化的能力,為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按下了“快進鍵”。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無線網絡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與以前不同,無線網絡在智能化階段需要承載更多的智能設備,這就要求它更多地引入智能,從而實現網絡資源的高效利用,保障業務數據的高速實時傳輸。

    楊超斌表示,內生智能的無線網絡將具備實時感知、建模預測、多維決策的能力,以網絡智優實現資源按需配置,達到體驗與容量最優,以運維智簡實現站點自規劃自開通自排障,以智能綠色實現性能節能雙優,持續深化無線網絡智能化轉型。

    華為在內生智能方面的殺手锏是IntelligentRAN。通過將人工智能的預測能力、數據關聯分析能力和決策能力引入無線網絡,IntelligentRAN在多個技術方向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真正把智能帶入到無線的每一個聯接。

    “未來十年,為了滿足千行百業的多樣化需求,除了5G現有能力的不斷增強,無線網絡還需要新增高精度感知、無源物聯、智能化等革命性能力。我們希望與全球的產業伙伴攜手共進,在保護運營商現有投資的基礎上促進5G技術的持續創新,邁向5.5G新時代。”楊超斌在發言的最后表示。

    贊助本站

    人工智能實驗室
    AiLab云推薦
    展開
    Copyright © 2010-2022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實驗室 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公司動態 | 免責聲明 | 隱私條款 | 工作機會 | 展會港 | 站長號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table id="ej5zp"></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