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5G已成為國際社會戰略共識,移動通信技術與制造業、交通、運輸、醫療等行業深度融合,為中國和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動力。各國應積極展開由數字未來引領的科技合作,共同分享5G發展成果。”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公共機構和數字政府司司長朱巨望近日在“2022世界5G大會-全球5G科技合作論壇”上指出。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公共機構和
數字政府司司長 朱巨望
5G商用以來,在全球已經得到了廣泛商用。
據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透漏,目前已有210多家運營商部署了5G網絡。根據市場預測,從2020到2025年,全球5G手機銷量有望超過50億部。
同時,5G應用已經遠遠不止智能手機,它可以應用在眾多的垂直領域,比如車聯網、自動駕駛、機械控制、工業制造、能源開發、智能農業、智慧城市等等。
5G將在千行百業發揮積極作用。根據預測,到2035年,5G將在全球范圍內創造超過13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
朱巨望表示,中國在5G應用、提升移動互聯網效益、滿足物聯網應用需求,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進程中不斷加大投入。截至今年5月底,5G的中國應用已覆蓋國民經濟40個大類,200多家智慧礦山、100多家智慧工廠、180個智慧電網,89個數字港口以及600多家三甲醫院應用5G技術。
在孟看來,從1G到5G的發展歷程,標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全球標準化技術賦能了5G的快速增長,并助力移動技術取得更廣泛的成功。
孟:
如果不同區域內標準不一,移動技術則無法達到迄今為止所影響的規模和范圍,相互競爭的標準將導致互操作性問題,抬高運營商和消費者的設備成本,并使全球市場拓展變得更為復雜。
與此同時,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理事長聞庫指出,移動通信國際標準從模擬向數字、從分散到整合,從多制式向統一國際標準演進。
聞庫:
中國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并且已在移動通信領域取得不少成績,未來應堅定不移地推動移動通信全球化與標準統一,讓全球人民能夠像“吸氧”一樣,自由、低成本地享受到移動通信的便捷服務。
“迄今為止,5G商用的成績來自于產業價值鏈和生態系統中眾多公司的不懈努力”。
在孟看來,5G的成功部署驗證了跨區域、乃至整個生態系統的公司繼續專注于全球標準是非常正確的選擇。5G是世界的5G。而堅持開放,讓5G從一開始就展現出更美好的發展前景。
他進一步表示,我們一直在與全球生態系統密切合作,通過高通公司的商業模式、基礎技術以及先進的平臺和解決方案,賦能并擴展生態系統,在全球范圍加速創新。在中國,5G發展正處于起跑階段,在政府和產業的支持下,未來將有更多的機會出現。這對于高通以及整個行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劉健
此外,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劉健也坦言,面對當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只有在全球業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和廣泛的互信合作下,才能推動全球通信產業的繁榮發展。
劉。
“在過去的幾代通信技術發展中,中興通訊一直處在國際科技合作的第一線,通過積極融入全球性行業組織、積極參與多層次區域間組織協作、共建安全有韌性的供應鏈生態體系、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四個方面,為推動全球可持續多元技術融合發展貢獻力量。”
目前,中興通訊已成為全球5G技術標準研究的主要貢獻者,是ITU、3GPP、ETSI、IEEE、CCSA等200多個國際標準化組織、產業聯盟、科學協會和開源社區的成員,累計提交標準化提案和研究論文超10萬篇,擔任了150多個主席和報告人等職務,取得了400多個國際標準編輯者席位和起草權。
劉健表示,中興通訊將一如既往地與業界同仁一道,踐行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發展理念,著眼現在,放眼未來,為推動全球可持續多元技術融合發展作出貢獻。
“開放合作是國際互動交往的主題和大趨勢,今后需要進一步加強科技開放合作,以科技無國界、無障礙、無歧視的合作精神,探索解決重要全球性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攜手應對時代挑戰,共同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科學技術部副部長相里斌指出。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薛瀾對此也表示,國際合作需要在理念上達成共識,“共識是我們改善和加強全球治理機制的前提,所以這種交流溝通非常重要”。
他建議,促進科技創新,建立多元參與的推動數字化轉型的協調機制,推動各國協力促進合作,加強溝通,求同存異,在核心價值理念上達成共識,加強世界各國在數字化轉型中的科技與治理合作,推動更多、更好、更新的技術應用,加速數字化轉型,為實現SDGs目標作出貢獻。
內容推薦
全面擁抱5G:神東煤炭集團打造數智化全球標桿
“2022世界5G大會”上的熱詞6G
用5G替代家用寬帶,還有點不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