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北京“中關村壹號”園區,2022北京新聞中心“雙奧之城新氣象中外媒體北京行”城市形象采訪活動,媒體記者和工作人員在拍攝書法機器人寫下“一起向未來”。
中關村壹號是北京市重點項目、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地標園區,位于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中心區域,總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定位為全球硬科技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產業方向聚焦人工智能、商業航天、金融科技、數字電競四大硬科技領域,承擔中關村高端科技創新、高精尖產業落地、海淀北部創新發展高地的重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
2月8日,北京“中關村壹號”園區,一名記者在試戴專門為視障人群設計的智能眼鏡。這是一家專注于高科技視力輔助產品自主研發的互聯網公司,產品可以幫助由于高度近視、青光眼、白內障、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等多種眼病造成視力障礙的人士。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
2月8日,北京“中關村壹號”園區,專注于高科技視力輔助產品的公司CEO黃正宇在向媒體介紹情況。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
2月8日,北京“中關村壹號”園區,工作人員在展示智能終端系統。該終端已經應用于冬奧會部分場景。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
2月8日,北京“中關村壹號”園區,工作人員在介紹園區藝術館。該美術館于2019年6月開館,通過科技視角梳理中國當代藝術,其功能集合了展覽、收藏、理論研究、藝術出版、衍生品開發和公共藝術研究等。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
2月8日,北京“中關村壹號”園區,園區藝術館展品展示。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
2月8日,北京“中關村壹號”園區,一家公司內展示的AI電梯系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
2月8日,北京“中關村壹號”園區一家公司內,智能機器人在展示武術。這家公司以人工智能開發框架為核心,面向智慧健康、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慧金融等領域,提供智能終端產品和服務。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
2月8日,北京,中關村自動駕駛示范區,一名記者在拍攝無人飲料銷售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
2月8日,北京,中關村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人員和媒體記者在體驗無人駕駛汽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
2月8日,北京,中關村自動駕駛示范區,一輛無人駕駛車內部。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