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不止是一座產業園。
作者 | 田哲
編輯 | 文靚
新年伊始,在“三高四新”戰略及“強省會”戰略的共同作用下,湖南湘江新區在新年迎來了新使命。2月7日,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湘江智谷人工智能科技產業新城等133余個重大項目集中動工,預示著新區的嶄新未來。
據悉,新區這次全域集中開工133個項目,總投資達1268億元,年度投資289億元,其中比較具備代表性的如“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不光是長沙未來5年十個重大引領性產業項目之一,也將是湖南湘江新區“五個十大”中的十大百億項目之一。
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在打開長沙智能網聯產業新篇章的同時,對于整個智能網聯產業及長沙城市發展而言,或還將別具意義。
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打開智能網聯產業新篇章
2017年前后,智能駕駛產業開始在國內星火燎燃,一年多時間便有數十家測試區、示范區拔地而起,國家級示范區也多達十數個。也是在此背景下,湖南湘江新區開始了對智能駕駛產業的生態布局,相比北上廣不少地區或項目,2018年6月才正式啟動的湘江新區,在國家隊排名上算是較晚,然而歷經多年奔跑,也早已形成“起步北上廣、落地看長沙”的行業共識。
如果說當年湘江新區為立足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而成立湘江智能公司,那么今年“湘江智能產業園”的規劃及開工,又為長沙的整個智能網聯格局開啟了新大門。據了解,產業園規劃建設用地約12.20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約1200萬平方米,預計累計總投資約1420億元,其中一級開發投資約420億元。到2035年,預計總稅收約500億元。
不同于以往的產業園,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極具先進性和復合性,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打破了傳統產業園的單一化,湘江智能產業園規劃布局了包括智聯創新園、智聯加速園、智聯制造園、智聯服務園、智慧農業科技園、數字融城示范園等六個“園中園”。
在過去,一個產業園其所覆蓋的只是“點到點”,從產業下游到產業上游,從時間上看來,所保障的也僅僅只是一個產業生命周期;而湘江智能主導建設“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通過6大園區,實現了對產業、城市、工業的深度鏈接。一個園區帶動的將不止是一個產業,而是更加復合、更加多樣性的綜合經濟。
其次,據悉未來3-5年,主要圍繞智聯創新園和智聯加速園進行開發建設,總投資約296億元,其中2022年總投資約26.5億元。園區將以“雙新(新基建、新產業)”、“雙融(產城融合、長株潭融城)”為特色,以“智能汽車、智慧城市、智慧工業”為產業定位?雌饋韴@區建設周期過長,其實不然,長周期則能實時順應產業升級和變革的需求。
就如智能駕駛產業的發展,已經從最初的追求自動化,到如今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趨勢都在共同演進,智能駕駛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整體發展都處于起步階段,長周期的戰略布局,給了園區以多維度、多角度的方向切入產業以及調整的機會。
總體來看,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作為湖南湘江新區未來幾年的核心項目所承載的將是整個智能駕駛行業光明未來。與此同時,一個融合科技與人文的新型產城一體化模式,也正在破土而出。
“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其職能將不止是一座產業園
很顯然,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其價值已經遠超出一座產業園的價值,具體而言一個是在產業層面,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正構建一個全新、全面、全能的智能網聯產業大生態;其次,在城市發展層面,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所打造的“融合科技與人文的產城一體化”,也在為整個長沙城市發展給出新方向。
1、由下至上的產業生態集群
從2018年至今,長沙智能駕駛產業格局已經越發飽滿。企業集群方面,既有BAT、華為這樣的科技巨頭,又有舍弗勒、大陸這樣的Tire1,還有啟迪云控、希迪智駕這樣的初創公司,可貴的是,這些生態企業專注的領域也各不相同。
如整車制造,擁有上汽、廣汽、比亞迪等生產線;在智能技術方面BAT、華為帶來了先進的“人工智能”、“云計算”、“車路協同系統”;場景落地方面,也涵蓋智能環衛、智慧公交、智慧停車嘗物流重卡、代客泊車等諸多應用場景。
目前來看,在“車-路-云-網-圖”體系囊括下,長沙在智能駕駛領域的上下游產業鏈趨于完善,而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的出現,則將使這條生態鏈更加夯實。
因為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通過“產業項目引領、產城融合發展”理念,還將構建出一條由下至上的產業生態集群,一條從“孵化”到“研發”再到“生產”的全產業鏈正在成型,使“產業協同、生態共享”的生態格局不斷擴大。
就是說,長沙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將會越來越飽滿,所帶去的商業化價值越來越高。
2、由點至面的產城融合
前面有提到,相比于傳統產業園區,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的不同與突破,最大的一點則是來自于其所建立的“融合科技與人文的產城一體化”模式。
雖然名字是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但其內核卻不止停留在智能網聯層面。更是涵蓋,基礎設施、農業生產、公共服務等多維度、多場景,由此形成了一個立體的可循環的城市生活服務體系。
例如,由“雙新、雙融”做支撐的特色布局,從智能網聯場景延伸到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政務等領域,更將成為一個集生活、生產于一體的智慧城市模型。
在6個“園中園”的作用下,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將實現包括經濟、金融、信息、貿易、生態、生產、生活、服務、教育、文化等多元功能的展現,尤其將展現出產業與生活服務功能的融合,為長沙城市發展“雙新、雙融”、“強省會”戰略,起到全新作用。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除了發揮其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基礎職能外,還將成為長沙建設智慧城市、打造智慧工業一個不可多得的實驗園、示范區,進一步加速驗證長沙的創新路徑和發展模式,再進而向全區、全市、全省推廣,帶動整體發展。一個全新的城市生態引擎正徐徐啟動。
總結
湖南湘江新區“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項目的開工,除了壯大湖南湘江新區乃至長沙相關產業規模,其全新的“產城一體化”模式也足夠別具一格。眺望未來,不難看見一座全新的千億產業新城正在不遠處現出雛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