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首次對外公布了小米自動駕駛技術的最新進展:采用全棧自研算法的技術布局策略,能力覆蓋高速、城區、停車場等場景,并有創新性的泊車服務一體化方案。
回顧小米的造車之路,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團董事會正式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隨后,關于小米“在哪造車”“如何造車”等問題迅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然而除了雷軍頻繁走訪長安、廣汽、長城等廠商以及發布大量的招聘信息之外,小米并未對外公布更多進展。如今,官宣造車500多天之后,小米首次揭曉自動駕駛技術。
8月11日,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首次對外公布了小米自動駕駛技術的最新進展。據介紹,小米自動駕駛采用全棧自研算法的技術布局策略,能力覆蓋高速、城區、停車場等場景,并有創新性的泊車服務一體化方案。
自動駕駛功能展示視頻 雷軍微信公眾號截圖
回顧小米的造車之路,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團港交所公告,公司董事會正式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按照規劃,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隨后,關于小米“在哪造車”“如何造車”等問題迅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然而除了雷軍頻繁走訪長安、廣汽、長城等廠商,小米發布大量的招聘信息之外,鮮有更多進展對外公布。如今,官宣造車500多天之后,小米自動駕駛首次亮相。
“自動駕駛,是智能汽車領域最核心、最受關注的功能之一。”據雷軍介紹,公司自動駕駛團隊規模已超過500人,制定了全棧自研算法的技術戰略,并與小米內部多個團隊協同工作,專注打磨自動駕駛技術。“首期規劃投入33億研發費用,目標在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
雷軍微信公眾號截圖
此外,雷軍還在微信公眾號上公布了自動駕駛功能展示視頻,演示了測試車輛在無保護場景自動掉頭,自動環島繞行及自動下連續坡道等行泊車場景。據了解,小米在業內創新性提出的泊車服務一體化智能解決方案,擁有“預定車位”、“自主代客泊車”、“機械臂自動充電”等功能。
接下來,按照規劃,小米第一期將投入超過140輛自動駕駛測試車,陸續在全國進行研發驗證工作。(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