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岸田內閣以招牌政策“新資本主義”作為增長戰略的支柱,關于量子技術的新國家戰略原案于4月6號公布。其中包括,在今年內完成日本“國產量子計算機”的首臺建設,并在日本東北大學等日本國內4個地方建立量子技術研究支持基地。還提出了2030年量子技術使用者達到1000萬人的數字目標。
日本多名政府官員表示。在4月內預定召開的“統合創新戰略推進會議”(議長官房長官松野)上決定。
量子技術是利用極其微小的世界的物理法則(量子力學),進行通信、計算、測量等的技術。有望應用于計算能力與現有超級計算機相差懸殊的“量子計算機”,以及不用擔心被竊聽的加密通信。
在日本新的戰略《量子未來社會展望》(暫稱)中,明確指出量子技術是“將來國家間爭奪霸權的核心關鍵技術”。強調了經濟安全保障上的重要性,呼吁“有必要在本國擁有高度的量子技術,培養和確保持續穩定的人才”。
具體來說,除了在日本東北大學建設承擔產業人才培養的據點外,還在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設置進行研究和支援的據點。利用日本政府的基金,創造新的產業和培育新興企業。
2030年,日本國內將有1000萬人使用量子技術,基于量子技術的生產額將達到50兆日元(3275億人民幣元)。未來的目標是在金融、醫療、運輸、航空等整個社會經濟體系中引入量子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性。
日本政府還制定了有關AI(人工智能)的國家戰略草案。在虛擬空間中再現現實世界,構筑能夠進行各種假設實驗的“數字雙胞胎”,明確表示將活用在假設首都直下地震、南海海槽地震、新型冠狀病毒等災害的預測上。在武力攻擊事態等非常時期,該法案有望用于保護日本國民。
量子計算機與被稱為古典計算機的現行計算機相比,在理論上具有壓倒性的處理能力,因此正在向著正式導入量子計算機的方向進行研究。但是,迄今為止開發的中等規模的量子計算機噪聲較多,考慮到物理量子比特數等因素,要達到實用水平恐怕要幾十年之后。
量子技術需要應用范圍廣、有針對性的發展,需要將量產技術和應用技術結合起來,在民營企業中實現實用化,通過小型化的方式讓大眾更容易使用和降低成本。
量子計算機已經開發出在硅半導體中使用電子量子比特的方法,需要應用技術來普及大眾。還需要使用專用于量子計算機的新原創技術開發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為此,有必要先開發操作系統,然后再開發應用程序。
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能力,需要由程序員和開發經理來管理,并且需要劃分到各個負責部門,開發,集成,檢查運行,去除bug。經理有必要決定需要多少程序員以及如何開發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