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ej5zp"></table>

  • 展會信息港展會大全

    教育部明確人工智能研究生五大培養方向,科技倫理將進課堂
    來源:互聯網   發布日期:2022-08-10 06:09:08   瀏覽:4744次  

    導讀:北京日報客戶端 | 實習記者 何蕊 無人駕駛、智慧醫療、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未來,更多人工智能課程將走進研究生課堂。教育部日前印發《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試行)》,明確將課程培養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人工智能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將科技...

    北京日報客戶端 | 實習記者 何蕊

    無人駕駛、智慧醫療、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未來,更多人工智能課程將走進研究生課堂。教育部日前印發《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試行)》,明確將課程培養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人工智能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將科技倫理納入教學,鼓勵實施碩博連讀、跨學科本碩博一體化的培養模式。

    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高層次人才培養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研究院,將人工智能相關學科建設列為重要建設任務。為進一步深化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改革,培養滿足創新型國家建設急需的高層次基礎理論人才和復合型創新人才,教育部印發了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

    方案指出,高?山Y合領域發展定位、學校學科布局和師資結構,設置五大培養方向的課程,包含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研究、人工智能共性技術研究、人工智能支撐技術研究、人工智能應用技術研究和人工智能與智能社會治理研究。其中,人工智能應用技術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制造、機器人、無人駕駛、智能網聯汽車、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機器翻譯和科學計算等。結合社會治理,高校還應推出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可信安全、隱私保護等方面的課程。

    培養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要聚焦多學科交叉的知識體系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教育部提出,碩士生應夯實本領域基礎理論,掌握快速獲取跨學科知識和共性技術,并能夠綜合運用的能力;博士生要掌握人工智能國際前沿學術方向和行業先進技術趨勢,了解國際前沿理論、技術以及需求熱點。對此,培養方案鼓勵碩博連讀、直攻博,和跨學科本碩博一體化的培養模式,給予學生較多的選課、選題等方面的主動權,采取多學科導師聯合指導方式開展復合型人才培養。

    下一步,開展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有關“雙一流”建設高校將結合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特色,參照制訂和進一步完善相關研究生培養方案。

    贊助本站

    人工智能實驗室
    AiLab云推薦
    展開
    Copyright © 2010-2022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實驗室 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公司動態 | 免責聲明 | 隱私條款 | 工作機會 | 展會港 | 站長號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table id="ej5zp"></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