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傅利葉智能集團完成了4億元D輪融資,創下國內康復機器人領域單輪融資額最高紀錄。傅利葉智能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顧捷表示,本輪融資將用于研發智能機器人技術,加速推進康復機器人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的落地和普及,持續提升康復服務能力。
據中國殘聯統計,我國肢體殘疾人數近2500萬,接受過康復訓練的殘疾人比例有待提升。“康復是針對人體功能障礙的恢復,剛需性很強,但我國康復市場存在供給不足問題,不僅康復治療師和康復醫院缺乏,而且很多康復設備比較落后。”顧捷說。2015年,這位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的機器人專家創立了傅利葉智能公司,將機器人技術應用于康復領域。這家企業研發出國內首臺外骨骼機器人,幫助下肢癱瘓、行動不便的人站立行走,還推出了上肢智能力反饋康復機器人。
殘奧會輪椅擊劍冠軍姚芳,就是傅利葉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的受益者。1998年的一場車禍,讓這位上海姑娘的脊椎受到嚴重損害,腰部以下失去知覺,從此只能與輪椅相伴。但她沒有失去對生活的信心,輪椅擊劍運動給她的生命帶來了新的亮光。北京殘奧會銀牌、倫敦殘奧會金牌、里約殘奧會銅牌……姚芳收獲了殘疾人競技體育的最高榮譽。
姚芳使用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行走。來源:上?萍
“對于機器人,我以前只在電視上看到過。沒想到在我居住的城市,就有一家機器人公司,能讓我們殘疾人站起來、走起來。”姚芳動情地說,“在機器人的幫助下,我又體驗到了站立、行走,那是久違了的感受。我可以直起腰桿,用自己的雙腿邁開步伐。雖然需要機器人輔助,但是我和其他人走路的姿態是一樣的。”
據介紹,智能康復機器人是基于力反饋技術平臺研發的,能夠以精準力控模擬豐富的力學效果,實現柔順力學控制。它會根據使用者的情況輸出對應的輔助力,引導使用者進行任務導向的互動訓練。
傅利葉智能EMU三維上肢康復機器人
在幫助殘疾人站起來、走起來的同時,傅利葉智能快速發展,已牽頭承擔近20項國家級和省級研發項目,2021年入選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自主研發出力反饋技術平臺、多關節機器人運動控制卡、多維力傳感器等核心技術和零部件,擺脫了軟硬件的進口依賴。公司開發的康復機器人產品已出口到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入駐國內外1000多家機構。
這些成果引起了多家海外風投機構的關注。參與D輪融資的沙特阿美旗下風險投資基金Prosperity7總經理艾伊塞塔伊布表示:“我們希望將傅利葉智能的康復解決方案引入沙特的醫療網絡,并期待通過合作,為世界提供最先進的康復服務和解決方案,改善沙特、中東及更多國家患者的康復效果,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傅利葉智能康復港解決方案
下一步,傅利葉智能計劃發布泛仿生機器人平臺,把核心科技應用到更多非康復領域,讓機器人為更多人的生活帶來變化。公司完成融資后,將繼續開展機器人底層技術研發,包括仿生機器人的基礎設施和技術,并逐漸向泛仿生機器人平臺公司的方向發展,為各種應用場景打造整體解決方案。